MES系统模型设计介绍!
MES系统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如:人员、原辅料、设备、产成品、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当前状态信息。
MES系统的模型介绍
MES系统结构模型包括以下三层:
(1)计划层MES系统结构模型的计划层,处于模型的最上层,强调企业的管理性、计划性。它以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为依据制定计划,生成订单,告诉执行层要生产什么。主要任务是解决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完成生产计划的编制。如ERP等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属于企业的计划层。
(2)执行层处于中间层的MES系统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控制。执行ERP下达的计划任务,接收操作人员的生产结果反馈,向底层控制层发布生产指令。主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动态控制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MES把ERP与企业的生产现场控制有机地集成起来。
(3)控制层突出设备的控制,执行MES系统下达的指令,同时将操作状态与结果反馈给MES。包括PLC、DCS、SCADA以及其他的控制产品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对检测到的实时现场各工位的生产过程通过数据形式记录下来。主要解决设备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生产的产品合格。
MES系统设计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制造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建设满足企业车间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齿轮加工制造业等一些离散制造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定制化需求,多呈现多品种、多工艺、小批量的生产特点,面临着生产调度效率低下、生产监控滞后和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等问题。
因此,制造企业在实现顶层管理流程规范化、战略决策科学化、数据信息标准化,底层车间加工制造柔性化、信息采集自动化的同时,还需要完善车间层管理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尤其是移动信息化的建设。这就需要在车间层搭建以MES为核心的移动管理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车间信息,实现对车间内部生产活动的管理和监控,满足市场与管理层的信息交互需求,从而适应当今企业内在结构转型和外在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
总结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智能工厂的实现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以MES系统为基础,积极应用其他先进的生产控制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工厂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