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潮湿,不干胶标签使用问题怎么破?
夏季高温潮湿,给不干胶标签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不少烦恼。现在小编带你们去了解一下不干胶标签在夏季中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夏季由于环境湿度较大会给不干胶印刷企业造成许多麻烦,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造成较大损失,比较常见的因为湿度导致的不干胶使用问题有以下几个:
01印刷时卷曲
不干胶标签印刷多数采用的是UV油墨,在经UV灯烘干后不干胶材料中的水分会迅速流失。由于失水后不干胶材料面材和底纸的收缩率不同,因此就很容易造成材料卷曲,这种现象在印刷薄膜类不干胶材料时表现尤为明显。
这是因为薄膜类不干胶材料的面材是薄膜,而底纸是纸张。这种材料在经UV灯烘烤时面材完全没有失水,而底纸却迅速失水收缩,造成材料向下卷曲。这时如果印刷车间的环境湿度较低,底纸无法及时从环境中补充水分,材料卷曲的问题就不会得到改善,严重时非常影响生产效率。
如果印刷车间的湿度控制在相对比较合适的水平,那么材料在经UV灯烘烤后虽然迅速失水,但是在车间环境中又可以及时补充水分,这样材料就不会出现严重卷曲,生产效率也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由此可见,在夏季合理控制车间湿度非常有必要。
02切张后卷曲
有许多不干胶标签成品是需要切成单张的,有时我们会发现标签在切单张后迅速卷曲,导致不能正常包装。按理说,不干胶标签在模切排废后面材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切单张后不应该出现严重的卷曲才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种现象往往是因为材料选择不当和环境湿度控制不当共同导致的。不干胶材料底纸有很多种,如60g左右的格拉辛底纸、 95g左右的涂塑底纸、120g左右的卡纸等。原则上,采用80g以下底纸的不干胶材料不推荐标签成品做切单张使用。这是因为底纸太薄对环境湿度过于敏感,当湿度有较大波动时,这种底纸也会随着环境湿度的变化而伸长或者缩短,从而导致不干胶材料在模切排废后出现严重卷曲。
遇到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选择更高克重材料的底纸。底纸克重越高,受环境湿度影响变形越小,更容易保证切单张后标签的平整度。
03原材料松紧变化
在夏季,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原材料卷松卷紧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发生于原材料在仓库放置一段时间后拿出来使用时发现卷松,有些严重的甚至无法使用。
这是因为夏季空气中湿度变化较大,不干胶材料失水或者吸水后张力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材料卷松或者卷紧,有些材料尤其是薄膜类不干胶材料在使用时发现材料卷芯凸起来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因此,在夏季应该尽量保持不干胶材料最小库存,减少库存周期,同时加强仓库管理,做到“先进先出”,一般材料到货7~10天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最长不要超过15天。
贴标褶皱起鼓
夏季是不干胶标签贴标故障的高发期,其中纸张类不干胶标签贴标后褶皱和起鼓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贴标褶皱起鼓呢?
01加工过程中失水导致
在不干胶材料加工过程中,纸张面材的不干胶材料受到UV灯烘烤后会失去部分水分,导致成品标签的含水量极低,而最终用户使用时往往是打开包装就直接贴标,标签贴好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伸长,膨胀出来的面积就形成了褶皱或者起鼓。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加工过程中给不干胶材料补水,可以在设备收卷工位处放置一个加湿器给材料底纸加湿,有条件的企业最好可以在车间安装温湿度控制系统,保证标签成品正常的含水率。

02贮存不当导致
通常不干胶标签在印刷完成后会用塑料袋包装或者用热收缩膜缠绕包装,这样不干胶标签基本上就与外界环境隔离开了。但是当夏季来临时经常会下雨,雨后空气湿度会骤然增加,如果这时贴标,标签贴好以后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从而导致褶皱和起鼓。
因此在夏季贮存不干胶标签成品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在贴标使用前24h把包装打开,让标签与被贴物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24h,这样有利于平衡两者的湿度从而保证贴标质量。尤其是被贴物为瓦楞纸箱时,一定要这样操作才能保证贴标的效果。
不干胶夏季印刷“溢胶”难题及解决方案
不干胶标签材料中的胶水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较大,通常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胶水的流动性就越强。胶水的流动性一旦变强就很容易出现溢胶现象。尤其是在卷到卷不干胶标签生产过程中材料会受到机器运行张力和收卷张力的影响,如果这时胶水的流动性变强,那么在张力的作用下就更容易出现溢胶现象。比较常见的溢胶现象有以下几种,下面逐一来分析。
01材料端面或者切面溢胶
不干胶标签材料多数为卷状材料,少量为切单张材料。夏季,在高温影响下这两种形态的不干胶标签材料都比较容易出现溢胶问题,其中卷状不干胶标签材料主要表现为卷的两个端面出现溢胶,切单张不干胶标签材料主要表现为切面出现溢胶。
不干胶标签材料一旦出现溢胶,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因为溢出的胶水会黏住下面一层的材料,导致材料无法正常解卷印刷。端面出现溢胶的卷状材料在上机印刷时,其两边的胶水会在走纸的同时堆积在设备的导纸辊上,时间一长堆积的胶水过厚,就很容易把材料撕破,必须停机处理,大大增加了生产损耗。切面出现溢胶的单张材料边缘可能黏在一起,在设备运行时造成双张,多张、走纸歪斜,甚至卡纸等故障。

因此,在夏季不干胶标签材料生产企业在分切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因为材料溢胶导致的问题发生。首先,要及时对分切刀具进行清理。把刀具表面堆积的胶水及时清理掉,以免因胶水堆积过多黏在材料表面。同时,要严格控制分切张力。目前很多分切机都采用滑擦轴收卷,每一卷的张力都可控,同时机器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也可以实时根据材料的收卷直径来调整张力锥度,保证材料可以在收卷不松的前提下以最适合的张力运行,避免因收卷张力过大导致端面溢胶。
此外,在材料分切下机之后也可以用婴儿爽身粉均匀涂抹在材料的两个端面上,这种细小的粉末可以对不干胶材料的切面产生一定的封堵效果,大幅降低材料端面出现溢胶的可能性。切单张的材料在分切完成后可以在四个切面上涂一些爽身粉类的细小粉末来降低胶水外溢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切单张的材料多数用于胶印,因此要严格控制粉末用量,如果用量过大会导致后序印刷时出现白点问题。
不干胶标签材料如果到了印刷企业发现材料出现了端面溢胶问题,溢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用硅油喷雾剂或者脱膜剂均匀喷涂在材料的端面上,如溢胶严重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正常解卷,就只能重新更换材料。
02模切溢胶
模切溢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夏季温度过高,胶水流动性变强,在模切刀条的挤压作用下出现溢胶。那么,夏季生产时如果出现模切溢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尽量改善生产车间的温湿度环境。通常来说,印刷车间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为了让环境温湿度能够达到此要求,许多印刷企业都安装了温湿度控制系统。
此外,一些胶水流动性特别强或者加厚胶的不干胶标签材料,不管是在冬季还是在夏季都比较容易出现溢胶问题,夏季尤为明显。因此,在夏季模切此类材料时建议先将材料冷冻,在生产之前取出后立即联机印刷模切,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材料在模切时出现溢胶问题。
03成品标签切平张后溢胶
有些不干胶标签成品是要切成平张的,一般切平张后都是几百张一打进行包装,在夏季时经常会遇到切好平张的标签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溢胶问题。一旦出现溢胶就会造成标签上下两张黏在一起,有时上面标签的底纸会将下面的标签揭下来,给最终用户使用带来困扰。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几百张加工好的成品标签堆叠在一起会造成挤压,再加上夏季气温较高胶水的流动性变强,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溢胶产生。因此,在夏季建议印刷企业减少每打标签的张数,避免因为标签堆叠太多导致的挤压溢胶。同时,尽量将标签成品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保存,且不要一次性积压太多库存,库存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溢胶问题产生。
04储存不当溢胶
在夏季,一些薄膜类不干胶标签放置一段时间后使用出现了溢胶问题。出现溢胶的标签在解卷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如果标签面积较小还很容易被上面标签的底纸给揭下来。这种溢胶问题往往是因为仓库的储存环境比较恶劣,环境温湿度得不到控制造成的。因此,在夏季储存不干胶标签成品尤其是薄膜类不干胶标签成品时,一定要将仓库的温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一般可以参考印刷车间的温湿度要求。如果无法做到,需要在仓库里单独隔出一个小房间并安装空调,将价格较高的标签成品单独存储。
印刷时,环境温度、湿度、尘埃度以及有无光照等诸多环境因素,将会在各道工序影响印刷产品质量。
以柔印、凹印为主的包装印刷方式对于周围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过高的温度与过低的湿度不利于油墨(尤其是水性油墨)的干燥,造成糊版、拉毛等质量缺陷,而过高的尘埃度更会造成印刷产品实地版面出现印刷不实等质量缺陷。
因此,在印刷过程以及对印刷产品进行加工的各项工序中,要尽量保证环境温、湿度的恒定,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度,这样可以保证最终印刷产品质量稳定。